分項計畫名稱:D4推廣「食安」與「食農」教育向下紮根
活動名稱:走向社區,深根在地-田八堡市集
活動日期:105年9月24日
活動時間:12:00~18:00
執行重點及具體作法:
執行重點:
近年來由於食安問題,民眾對於食物的來源與製作過程產生眾多的疑問,也對於許多標章有了很多迷思,導致過於盲從的消費,無法正確挑選適合的食物。為了改善這樣的情形,透過與民眾面對面互動交談破除迷思,將正確的觀念帶入社區。
具體作法:
透過實際擺攤與民眾交流,運用實體商品向民眾深入了解從種子到每包蔬菜的生產履歷,藉此減少民眾對於農產品的不信任感,宣導關於標章上的意義性以及重要性,而非單一只關注某些特定標章。另外,與在地農民分享交流自然農法的精神與經驗,鼓勵農民們種植友善土地,友善自然的作物。最重要的是宣導民眾延續「吃當季、吃在地」的精神。
執行成果:
經執行重點之目的施行後,獲得下列結論:
1.民眾對於食品標章僅部分了解,缺乏更詳細資訊,導致在購買時容易產生偏見,進而拒絕購買。透過日常生活常見例子,簡短闡述標章的各項內容,即便是目前最廣為討論的有機農業標章,也因為檢驗公司不同,各公司對於有機農業標章的相關規範,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購買時可能因為過去不曾購買該家檢驗公司所檢驗的產品,對於產品產生了疑慮後,放棄購買。
2.在商品部分也運用了小朋友們比較不喜愛的黑木耳,透過不一樣的料理方式作呈現,希望打破小朋友們對於黑木耳的恐懼感,接受不一樣的對於黑木耳的舊有印象,在接受度方面,我們發現在達到一定年齡後確實會對於黑木耳的產品產生畏懼感,而這年齡區間大約落在國小學童之間,在更小年齡層的兒童,接受度反而較預期的好,其中又以0~3歲小孩接受度非常的高。
3.與在地農民交流後,我們了解到了在農業現今面臨年齡大斷層,且後繼無人,對於這樣的困境,農民也積極的打破舊有框架透過轉型的方式,自己包裝與加工商品,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
 |
 |
人員擺攤
|
提供民眾試喝有機木耳露
|
 |
 |
品嘗木耳露 |
與在地農民進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