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新聞櫥窗

點閱數: 4644 人次 facebook
:::
更新日期:2021-11-22
類       別:110嘉大新聞
發布單位:嘉義大學

嘉大特色好米成果發表暨稻種繁殖技術三方簽約

嘉大艾群校長(中)、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楊宏瑛場長(左)及宏元米廠梁朝凱總經理(右)簽署「嘉大臺南糯3號稻種繁殖技術」授權合影。(點擊左鍵可預覽大圖_另開新視窗)
  嘉義大學今天(22日)在蘭潭校區員生消費合作社沁心湖畔舉辦「嘉大特色好米成果發表暨嘉大臺南糯3號稻種繁殖技術」簽約儀式。會場由嘉大艾群校長、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楊宏瑛場長及國內糯米生產專區契作大廠宏元米廠梁朝凱總經理三方共同簽署「嘉大臺南糯3號稻種繁殖技術」授權契約,會場也展示嘉大農學院農藝學系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共同選育的嘉大臺南1號(嘉南珍香)、嘉大臺南2號(嘉南晶珠)及嘉大臺南糯3號(嘉南糯寶),三種具耐旱性且優質之水稻新品種相關加工食品,現場香氣四溢。

  嘉大艾群校長表示,水稻是世界三大作物之一,也是國人的主食。近年來極端氣候導致旱象頻傳,過去一年多來更因降雨量不足,導致國內水庫紛紛創下歷年來最低水位紀錄,全國休耕或未收穫面積近10萬公頃,影響國人糧食安全,凸顯耐旱水稻品種的迫切性與必要性,嘉大教師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歷經9年時間,共同合作培育出品質好且可抗旱種植的水稻品種,其研究成果相當值得肯定。

  嘉大總務長兼農藝學系黃文理教授指出,他與農藝學系劉啟東副教授、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前副場長羅正宗博士(現任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及陳榮坤分場長為此三種水稻新品種共同育種人,民國98年起在行政院農業委會農糧署經費支持下合作,投注於原生陸稻種源蒐集及多元利用之水稻耐旱新品種選育研究。本次三種水稻新品種具有四大特色,第1為國內水稻新品種命名上首度有農業試驗改良場與大學校院合作共同列名之案例;第2嘉大臺南1號經儀器分析結果,具有全球最受歡迎的泰國茉莉香米成分,有別於常見的芋頭香米,為國內首見;第3經實際試種三種新品種皆具耐旱性且品質佳;第4本次授權簽約之嘉大臺南糯3號乃唯一具有長糯米外觀,圓糯米的品質。更特別的是三種水稻新品種,學生皆於蘭潭校區實習農場實作參與做中學之訓練,從友善生產、乾燥及碾製,直到包裝完成,乃是全國大學校院中特殊之學習經驗。

  「嘉大臺南糯3號」為臺灣第一個加工與鮮食兼用之水稻香糯新品種,具市場區隔性及發展潛力,今日由研發團隊正式簽署技術授權於國產糯米主要原料供應廠商宏元米廠,目前已獲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核可,納入110年第二期糯米生產專區之品種。嘉大教師專業領域多元,農學院與生命科學院教師合作研發三種特色米之相關加工食品,嘉大臺南1號香米搭配嘉大選育之金珠大豆製成香米拿鐵及豆奶,風味令人驚艷;嘉大臺南2號釀造出高品質清酒及蒸餾後40度的白酒;臺南糯3號糯米製成古早味油飯及釀造醬油膏等,顯見新品種水稻極具商品化開發之實力。

現場提供嘉大臺南糯3號製作成的麻油雞油飯、草仔粿、甜糯米及花生麻糬等加工食品品嚐。
嘉大農藝學系教授兼總務長黃文理介紹三種水稻新品種特性。
嘉大臺南糯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