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新聞櫥窗

點閱數: 4751 人次 facebook
:::
更新日期:2021-10-14
類       別:110嘉大新聞
發布單位:嘉義大學

嘉大師生復育原生種「阿里山油菊」期能再見金黃花海

嘉大森林學系師生於鹿草焚化廠環保農場內復育阿里山油菊,為維護生物多樣性盡心力。(照片由主辦單位提供)(點擊左鍵可預覽大圖_另開新視窗)
  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團隊與嘉義縣環保局、馬稠後環境教育中心及達和環保公司合作辦理「馬稠後生物多樣性之旅-阿里山油菊抵嘉啦」活動。今天(14日)由嘉大森林學系師生與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及達和環保服務公司等共70人齊力栽種600株阿里山油菊於嘉義縣馬稠後環境教育中心鹿草焚化廠環保農場區域內,期盼有機會在此復育成功,讓馬稠後環境教育中心在成為阿里山油菊復育基地的同時,未來亦可成為民眾假日休憩賞花的綠色景點,創造永續的嘉園。

  阿里山油菊屬臺灣阿里山地區原生特有種植物,近年來由嘉大森林學系團隊成功於平地人工栽植復育。嘉大森林學系張坤城助理教授表示,阿里山油菊最早在1914年由法籍植物學家佛里神父於嘉義縣阿里山地區採集到,1916年再由日籍植物分類學者早田文藏博士將其發表為新種。初步檢測阿里山油菊花中成分含有龍腦(冰片),龍腦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及祛翳明目之效用,且其香氣及甜度更勝杭菊,是值得推廣復育的臺灣原生種之一。希望未來透過產官學合作,共同為環境美化與教育盡一份心力,也讓嘉大能善盡社會教育之責任。

  嘉義縣環保局表示,鹿草垃圾焚化廠占地約10公頃,閒置土地整地規劃為環保農場,約0.5公頃,為持續維護「生物多樣性」場域,特別與嘉大農學院進行產學合作將閒置資產活化,以共享經濟理念,復育具有經濟價值之物種。期盼每年的11月,能讓阿里山油菊在場區內形成一片金黃花海,增加嘉義縣民眾休憩賞花新景點,延伸多元環境教育課程之元素。

栽種阿里山油菊前大家同心協力作畦挖植穴。(照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嘉大森林學系師生、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及達和環保服務公司同仁合影。(照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嘉大森林學系學生偕同與會焚化廠同仁共同栽植復育阿里山油菊。(照片由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