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消息

發佈日期:2021-07-08 00:00開始
發布單位:嘉義大學
類  別:新聞剪報
標  題:嘉義縣「長糯米」產量大減 專家推測與「它」有關

新聞日期:2021/07/08

新聞出處:聯合新聞網

新聞標題:嘉義縣「長糯米」產量大減 專家推測與「它」有關

新聞內容:

    嘉義縣近入二期稻作,但近日農民反映秈糯米(長糯米)受病蟲害影響,產量普遍減少3至5割稻,甚至出現「空包彈」,學者研判近月高溫致二化螟蟲增生,目前農民以化學藥物防治為主,但最近連續降雨將藥物沖落,也讓長糯米的窘境農雪上加霜。

   






    嘉義縣劉姓農民說,近日長糯米進入一期稻作收割尾聲,產量大不如頭批,產量普遍減少3至5割稻,他認為是高溫及連日降雨,導致授粉率不佳,另,病蟲害發生難預防治療,也間接導致敗叢、倒伏,「空包彈」甚多。

    嘉義大學農藝學系教授黃文理研判,今年春夏連月高溫導致二化螟蟲大量繁殖,二化螟蟲將稻作莖部咬斷後導致養分無法運輸至穀粒,植株無法行光合作用,加上今年一期稻作因價格上揚,種植面積較去年二期銳增,提供二化螟蟲繁殖溫床,多重因素致使稻穗出現敗叢、空包彈等現象。

    農民表示,目前防治二化螟蟲的方法仍以噴灑農藥為大宗,時間不固定,但大多在五月中下旬抽穗前,發現植株中心枯萎便會施藥,但二化螟蟲多躲在稻梗間,難有效防治,且近日連續降雨,會將藥物沖刷掉。

    長糯米因畏寒,雲嘉南地區一期稻多在三月初插秧,黃文理說,七月初收成,一二期間須間隔100天,擔心東北季風提前南下,農民會選在七月下旬前插秧,黃文理也提到,若要使用有機栽培法,可採用蘇力菌加水製成溶劑後噴灑,但成本高效率低。

    嘉義縣長糯米主要分布在朴子、新港、溪口、大林及水上,去年一期共計收穫243萬9616公斤,其中已大林70萬4760萬公斤居首位,全縣種植面積約356公頃,佔6.8%,以大林鎮120公頃最多,溪口新港分別80公頃居其次。

    縣府農業處表示,已協請農業改良場輔導災損農民,如有需要縣府及各鄉鎮農會也提供植物醫生供諮詢。










*

*
回上一頁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