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LOGO * ::: *回首頁*| *國立嘉義大學*|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連絡我們*| *雙語詞彙*| *RSS訂閱*| *行動版*| *English*
*
English *

*
* 校友及各界捐款
*
嘉大電子郵件WebMail
*
全民資安素養自我評量
*
嘉大合作社
*
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臺
*
畢業生流向調查問卷
*
推廣教育專區
*
檢驗分析及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
校園徵才
*
國際交流花絮
*

  更多banner
*

* *
*

瀏覽人次 61113609
*
最後更新 2024/03/04
*
隱私權政策
*
* 網路安全政策

蘭花 蜘蛛百合 金英樹
* :::* 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櫥窗
*  
 
* 新聞櫥窗 *
點閱數: 3375 人次  友善列印

日  期:2022-09-15
類  別:111 嘉大新聞
發布單位:嘉義大學

嘉大師生歷經一年多跨域合作研發監測藻類生長偵測器。(由左至右:水生生學系陳淑美副教授;水生學系助理楊嘉穎;電機學系學生粘峻耀;電機學系江政達教授) 嘉大師生跨域研發藻類生長偵測器 跳脫傳統養殖新思維
  藻類養殖是近年的熱門議題,但如何掌握藻類生長狀態是件耗時的過程。嘉義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江政達教授偕同水生生物科學系陳淑美副教授及其助理楊嘉穎共同指導電機工程學系大學部學生粘峻耀,利用質子梯度差原理,嘗試以電化學方式量測水中藻類生長狀態,研發「監測藻類生長狀態的偵測器」,有別於傳統使用的偵測方式,目前該項研發設計與結果已被收錄於IEEE Sensors Journal知名國際期刊。

  嘉大電機系學生粘峻耀表示,藻類生長狀態的偵測器除製作成本低,研發時也考慮到在不同鹽度的水中或在不同季節等各種不同生長環境。因此,在開發的晶片中加入一寬範圍軌對軌電路功能,將藻類連接至轉換晶片,形成一寬範圍輸入的藻類偵測器,即可得知水中藻類生長狀況。水生系楊嘉穎助理則提到,觀察藻類生長最常使用方式是以人工計數或分光光度計偵測葉綠素波長來估計藻類當下濃度,人工計數需經驗學習且耗時,但數據精確;分光法雖可即時了解藻類成長狀況,但數據較不精確。

  電機系江政達教授表示,最初研究構想是以探究藻類之生質燃料為議題,故與水生系學習藻類養殖,進而發現研究監測水藻之生長狀態有其需要性,因此,歷經一年多的研發與實驗結果發現,藉由偵測器可簡單且快速知道水中藻類狀態,進而幫助養殖人員節省時間,快速得知藻類最佳收成時機,也可幫助養殖業人員或民眾進行添加適量營養鹽或適度調整培養環境,避免藻類生長不良情形發生。

  水生系陳淑美副教授表示,臺灣西南部沿海重要的海水食用性經濟貝類-「文蛤」,從幼苗開始以微藻為主食,因此,維持水中適當微藻含量,有助於文蛤成長。微藻不只實用,也會放電。第一次與電機系師生合作,以電機的思維來培養藻類,藉由電位差即時了解藻類生長狀況,跳脫原有養殖框架,使「養藻」更具科學化。
嘉大電機學系學生粘峻耀,利用質子梯度差原理,研發監測藻類生長狀態的偵測器。 嘉大電機學系江政達教(右)授指導粘峻耀同學以電化學方式量測水中藻類生長狀態。 嘉大水生生物科學系楊嘉穎助理介紹藻類培養。
*

*


到頁面頂端
*
* * *
回上一頁


* 國立嘉義大學LOGO 國立嘉義大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 A+無障礙標章 ][ GOV標章 ] ][ QR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