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LOGO * ::: *回首頁*| *國立嘉義大學*|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連絡我們*| *雙語詞彙*| *RSS訂閱*| *行動版*| *English*
*
English *

*
* 校友及各界捐款
*
嘉大電子郵件WebMail
*
全民資安素養自我評量
*
嘉大合作社
*
大專校院高等教育人力躍升培訓及媒合平臺
*
畢業生流向調查問卷
*
推廣教育專區
*
檢驗分析及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
校園徵才
*
國際交流花絮
*

  更多banner
*

* *
*

瀏覽人次 61094847
*
最後更新 2024/03/04
*
隱私權政策
*
* 網路安全政策

蘭花 蜘蛛百合 金英樹
* :::* 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櫥窗
*  
 
* 新聞櫥窗 *
點閱數: 1320 人次  友善列印

日  期:2023-06-02
類  別:112嘉大新聞
發布單位:嘉義大學

嘉大張素菁助理教授利用micro CT技術呈現深海鐮蝦新物種外觀。(照片由張素菁老師提供) 嘉大教師與中研院合作透過micro CT技術發表多個深海鐮蝦新物種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張素菁助理教授與中研院合作,透過醫學研究常用的micro CT技術應用於深海鐮蝦外觀3D影像呈現,可清楚比較出深海鐮蝦不同種類的身體雕刻及紋路,分別在去年及今年於東沙及臺灣本島各發表一種世界新種鐮蝦。目前東沙新種「鈍脊鐮蝦」已成功發表於國際動物分類期刊Zootaxa,而臺灣本島所發現的深海鐮蝦新物種預計在今年於國際海洋科學期刊Bulletin of Marine Science正式發表。

  該深海鐮蝦新物種,為嘉大張素菁助理教授在臺灣漁船於臺灣本島和東沙300至500公尺深海地區捕捉到的漁獲中,所挖掘到的一些體長僅有3至5公分的深海鐮蝦個體,由於這些鐮蝦身上的雕刻十分複雜,不易進行鑑種,因此特別與中研院的小鼠中心合作。

  張素菁助理教授特別提到,位於南中國海的東沙深海生物多樣性十分高,但相關研究並不多,除詹氏深水虱外,鐮蝦也是一群分布深度最深可超過6,000公尺的典型深海生物。與一般蝦子不同,鐮蝦除大鉗呈鐮刀狀外,牠們的甲殼既厚且堅硬,額劍和尾柄十分尖銳,當身體捲曲時,尾柄更可鎖死來禦敵。

  海洋生物多樣性是聯合國SDGs的重點項目之一,其中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更棲息著令人嘖嘖稱奇的各式生物。廣義的深海是指200公尺深的海域,若要取得棲息在深海處的生物樣本,難度較高且所費不貲,因此各地漁港及遠洋漁船的下雜漁獲,常是海洋生物學者以最低成本取得許多樣本的途徑之一,可說是海洋生物學家挖寶的地方。最近很夯的大王具足蟲就是深海世界的成員之一,拉麵上的巨型具足蟲,其實就是近年在東沙島深海地區所發現的世界新種詹氏具足蟲(或稱詹氏深水虱)。
東沙新種Glyphocrangon obtusis樣貌。(照片由海洋大學陳天任教授提供) 遠洋漁船的下雜漁獲是海洋生物學者挖寶的地方。(照片由海洋大學黃建福博士後研究員提供)
*

*


到頁面頂端
*
* * *
回上一頁


* 國立嘉義大學LOGO 國立嘉義大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 A+無障礙標章 ][ GOV標章 ] ][ QR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