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02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213740022上課學制大學部
課程名稱素描(I) Drawing(I)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周沛榕(藝術系)
學分(時數)2.0 (3.0)上課班級藝術系1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必修
上課地點美術館 L504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教師證晤談時間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0213740022
備 註
本課程之教學主題、內容或活動是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相關之處:是

◎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藉由有效之課程與教學,增進學生之藝術創作、設計、藝術教育與藝術理論之能力,同時強調傳統藝術媒材與電腦科技之互補,以及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之統整。未來本系將加強數位設計、文創產業、藝術教育之研究與推廣,以提昇學生升學與就業之競爭力。其教育目標分述如下:
(一)增進視覺藝術創作專業能力
(二)提昇數位藝術與設計專業知能
(三)奠定視覺藝術教育與行政專業素養
(四)建立視覺藝術理論專業知能
◎核心能力關聯性
1.中西繪畫之表現能力關聯性最強
2.視覺藝術理論、美學之專業知能關聯性稍弱
3.藝術史與藝術批評之專業知能關聯性最弱
◎本學科內容概述:
本學期課程旨在基本具象描寫能力的養成。先藉由靜物與石膏像強化學生在空間感、動態、質感、量感、肌理、筆觸等方面的描寫能力,並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經營畫面氣氛與情緒。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 比例、造形的測定法 2. 小稿的應用 3. 質感的表現 4. 量感的表現 5. 動態的表現 6. 肌理的表現 7. 背景的表現 8. 氣氛的表現 9. 學習成效檢討
◎本學科學習目標:
1 靜物與石膏像寫生
2 空間感、動態、質感、量感、肌理、筆觸、氣氛與情緒等的表現
3 教學方式:講解、欣賞、課堂習作與討論
◎教學進度:
Week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09/17
課程與材料概述教學影片欣賞(示範)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講授、討論。
02
09/24
靜物寫生比例、描寫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03
10/01
靜物寫生比例、描寫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04
10/08
石膏像寫生-頭像比例、描寫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05
10/15
石膏像寫生-頭像比例、描寫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06
10/22
石膏像寫生-胸像I質感、量感、動態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07
10/29
石膏像寫生-胸像I質感、量感、動態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08
11/05
石膏像寫生-胸像I質感、量感、動態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09
11/12
期中評圖評圖問題教學法、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10
11/19
石膏像寫生-胸像II(背景)-空間感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1
11/26
石膏像寫生-胸像II(背景)-空間感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2
12/03
石膏像寫生-胸像II(背景)-空間感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3
12/10
石膏像寫生-胸像II(背景)-空間感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4
12/17
石膏像寫生-胸像III(背景)-氣氛、筆觸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5
12/24
石膏像寫生-胸像III(背景)-氣氛、筆觸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6
12/31
石膏像寫生-胸像III(背景)-氣氛、筆觸作業/習題演練、校外見習/實習、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7
01/07
石膏像寫生-胸像III(背景)-氣氛、筆觸作業/習題演練、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8
01/14
期末評圖評圖問題教學法、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課程要求:
習作、討論、報告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10%
小考3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補充說明:習作、討論、報告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林文昌&蘇益家,1992,素描學,雄獅圖書,台北
1998,素描研究專集,藝風堂,台北
王秀雄譯,1990,設計用的素描,大陸書店,台北
陳景容,1970,素描的研究,大陸書店,台北
Gair, A., 1996, Artists Manual, Chronicle Books, Cincinnati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觀念及不得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