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01學年度第2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122740012上課學制研究所碩士班
課程名稱藝術社會學專題 Problems in Sociology of Art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劉豐榮(藝術系)
學分(時數)2.0 (2.0)上課班級藝術系碩班理論組2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選修
上課地點美術館 L207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晤談時間星期1第7節~第8節, 地點:L204 星期5第7節~第8節, 地點:L204
教師信箱fjliu@mail.ncyu.edu.tw備 註
一、系所教育目標:
本所將致力於增進台灣視覺藝術理論與創作之研究,並且改進藝術教育與文化之品質。本所為達上述目標,十分強調課程之周延設計、教學與研究之不斷改進,以及與文化機構及其他學校之互動。未來將適時申請並成立博士班。
二、核心能力關聯性
1.各種媒材精熟與整合之創作能力的培養關聯性最弱
2.整合理論與實務創作研究能力的培養關聯性稍弱
3.兼具文化省思與人文素養之藝術創作能力的培養關聯性中等
4.數位藝術與設計及實用藝術能力的培養關聯性最弱
5.強調兼顧本土與國際透視之藝術理論的研究關聯性最強
6.著重本國情境之藝術史的探討關聯性最強
7.藝術教育新思潮之探討關聯性稍強
8.具本國特色與社區本位之藝術教育的研發關聯性稍強
9.文化行政與藝術管理之專業知識的培養關聯性稍強
三、本學科內容概述:
本學科主要在引導具藝術理論與創作基礎能力之研究生,深入理解藝術社會學之相關理論,且應用這些理論於藝術創作、當代藝術現象、台灣藝術現象、藝術教育之社會學議題探討中。除了共同之探討範疇外,此學科亦強調依學生學術興趣與方向而指導進行其個人之研究。
四、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本學科教學內容包括:(一)馬克思與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社會學取向),(二)韋伯學派(詮釋社會學取向)與涂爾幹學派(實證社會學取向)以及布爾迪厄(融合馬克思與涂爾幹學派),(三)功能主義、符號互動與現象學,(四)結構主義學派、交換學派、衝突學派,(五)後現代理論(後現代社會學與後設理論),(六)藝術創作之社會議題,(七)當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八)台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與(九)藝術教育之社會學議題。
五、本學科學習目標:
一、探討藝術社會學之相關理論。 二、分析藝術創作之社會議題。 三、省思當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 四、探討台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 五、省思藝術教育之社會學議題。
六、教學進度:
日期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第01週
02/21
藝術社會學之導論藝術社會學之功能、內涵、與方法講授、討論。
第02週
02/28
藝術社會學之相關理論馬克思與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社會學取向)講授、討論。
第03週
03/07
藝術社會學之相關理論韋伯學派(詮釋社會學取向)與涂爾幹學派(實證社會學取向),以及布爾迪厄(融合馬克思與涂爾幹學派)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04週
03/14
藝術社會學之相關理論功能主義,符號互動與現象學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05週
03/21
藝術社會學之相關理論結構主義學派、交換學派、衝突學派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06週
03/28
藝術社會學之相關理論後現代理論(後現代社會學與後設理論)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07週
04/04
藝術創作之社會議題藝術之社會生產或文化生產作業/習題演練、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08週
04/11
藝術創作之社會議題藝術家之社會學作業/習題演練、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09週
04/18
藝術創作之社會議題藝術之社會議題表現作業/習題演練、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0週
04/25
藝術創作之社會議題藝術表現之社會議題作業/習題演練、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1週
05/02
當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後現代之在地與全球化及認同問題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2週
05/09
當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數位藝術與傳播科技之影響問題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3週
05/16
當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前現代與現代藝術之社會學分析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4週
05/23
當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後現代藝術之社會學分析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5週
05/30
台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台灣藝術之主體性觀點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6週
06/06
台灣藝術現象之社會學議題台灣藝術之社會及文化分析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7週
06/13
當前學校藝術教育之社會學議題藝術教育中社會取向與觀點之評析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第18週
06/20
當前社會藝術教育之社會學議題藝術館與高級文化之建構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七、課程要求:
1. 討論之參與情形
2. 口頭報告
3. 期末報告
4. 作業
八、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20%
書面報告40%
口頭報告30%
作業/習題演練10%
九、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王振寰、與瞿海源編(2001)。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6)。文化研究的基礎(J. Lewis原著)。台北縣:韋伯。
張正霖、陳巨擘譯(2008)。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討(v.D. Alexander原著)台北市:巨流。
廖新田(2010)。藝術的張力:臺灣美術與文化政治學。台北市:典藏。
許嘉猷(2011)。藝術之眼:布爾迪厄的藝術社會學理論及其在臺灣之量化與質化研究。台北市:唐山。
國立編譯館、張錦惠譯(2009)。社會中的藝術。台北市:五南。
陳瑞文(2004)。阿多諾美學論。台北縣:左岸。
吳根明譯,Gibson, R. 原著,(1988)。批判理論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論題之評析。視覺藝術,4,59-96。
劉豐榮(2002)。藝術教育中社會取向觀點之發展與評析。刋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頁193-204,706-707)。台北市:桂冠。
簡成熙譯,Knight, G. R. 原著,(2001)。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市﹕五南。

Anderson, T. (2001). Art education for life. Proceedings of 2001 InSEA-Asia regional congress: Arts, humanity, technology, 65-66. Taiwa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s: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Bersson, R. (1987). Why art education is neither socially relevant nor culturally democratic: A contextual analysis. In D. Blandy and K. G. Congdon (Eds.), Art in a democracy (pp.78-9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Blandy, D., Congdon, K. G., & Krug, D. H. (1998). Ar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9 (3), 230-243.
Collins, G. & Sandell, R., (Eds.) (1996). Gender Issues in art education: Content, contexts, and Strategies.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Duncum, P. (2000).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Paper presented at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 Taipei, Taiwan.
Efland, A. D. (1990). A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currents in teaching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Eisner, E. W. (1994). Revision in art education: Some comments on the preceding article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88-191.
Eisner, E. W. (2001). Should we create new aims for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4(3), 6-10.
Feldman, E. B. (1996).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NJ: Prentice Hall.
Freeman, K. (1994). About this issue: The social reconstruction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5(3), 131-134.
Freeman, K. (2000). Social perspectives on art education in the U.S.: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in a democrac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4), 314-329.
Freeman, K. (2001). What kids know that teachers don’t: The power of visual technologies and art education. Proceedings of 2001 InSEA-Asia regional congress: Arts, humanity, technology, 63-64. Taiwa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Through the Arts: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Grant, C., & Sleeter, C. (1989). Race, class, gender, and disability in the classroom. In J. A. Banks & C. A. McGee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2nd ed.; pp. 46-65). Boston: Allyn & Bacon.
jagodzinski, j. j. (1987). Toward an ecological aesthetic: Notes on a “green” frame of mind. In D. Blandy and K. G. Congdon (Eds.), Art in a democracy (pp.138-163).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jagodzinski, j. j. (2010).Visual art and education in an era of designer capitalism: Deconstructing the oral ey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Smith, B. H. (1988). Contingencies of value: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for critical theory.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uhr, P. L. (1995). Social reconstructionist multicultural art curriculum design: Using the Powwow as an example. In R.W. Neperud (Ed.), Context, content,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Beyond postmodernism (pp.193-221).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Tanner, J. (2003) The sociology of art. New york: Routledge.
Wasson, R., Stuhr, P., & Petrovich-Mwaniki, L. (1990). Teaching art in the multicultural classroom:Six position statement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1(4), 234-246.
Witkin, R. W. (1995). Art and social struc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Wolff, J. (1995). Against Sociological Imperialism: The limits of sociology in the aesthetic sphere. In R.W. Neperud (Ed.), Context, content, and community in art education: Beyond postmodernism (pp.128-140).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觀念及不得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